这个为普通人写历史的大家,留下了什么?_许倬云_中国_文化... 缅甸强震已致694死1670伤... 高考时光画|亲爱的你,未来是你的... 9月29日贵燃转债上涨0.43%,转股溢价率29.92%... 西班牙购房移民确认关停!能同时实现两大目标的项目即又少一个...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 你的位置: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 新闻动态 > 这个为普通人写历史的大家,留下了什么?_许倬云_中国_文化

这个为普通人写历史的大家,留下了什么?_许倬云_中国_文化

发布日期:2025-08-19 05:03    点击次数:192

  

前几日,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许倬云被认为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其学术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另有“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

曾两度采访许倬云的《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如是感怀许倬云先生:“除去了不起的学识与洞察,他对身体残缺的克服,更带有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在他晚年,他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偶像、智者的面貌出现。”

重温《十三邀》,作为纪念。

展开剩余86%

先生的书与节目,语言简白,但含义很深,初看时或许理解不了,但能够切实感受到先生眼界的广度。他学术成就极高,但于年轻人而言则更像是一位操心的长辈。

他说他最大的遗憾,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他说他最担心现在的青年人,“什么都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但不管怎样的惊涛骇浪,都不要慌张,不要放弃。 许老师腿不好,走不了远路,就借着书本把古今中外走了个遍。如今他走了,可那些书还在,那些话还在,大概还能听见,他对迷茫的年轻人一遍遍地说着:别急,慢慢活,好好活。

就像他从没离开过一样。

(图片来源:访谈节目《十三邀》)

在以往的写作生涯中,许倬云屡次强调“为常民写作”,这也跟他的平民立场有关。他认为,在历史学家的各种著作里,写作者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名人。他们讲堂皇的大道理,却看不见老百姓的日子。所以,在他的许多通俗性历史著作里,会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是如何过日子的。

许倬云虽然身处精英知识分子的位置,但他在大时代动荡下的阅历,使他比其他知识分子更有能力“接地气”。“为常民写作”的背后,就藏着许倬云这一辈子对中国百姓传统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对历史传承深深的责任感。他的心,一直在念着普通人。

先生已逝,无尽怀念。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读懂中国,读懂自己。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四楼社科文献借阅室-K207/15

中国如何成为中国?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国界,还是文化?刀剑划开疆界,衣食却互相流通;儒家、佛教、道教混合;民族融汇……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中国/华夏”的国家?今后,这一共同体还能吸引原来成员的后代,继续被认同为身心归属吗?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全书没有铺陈细节,没有繁琐论证,以大历史视野,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四楼社科文献借阅室-K203/707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经纬华夏》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四楼社科文献借阅室-K203/746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

在超越五千年的长程叙述中,作者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最终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往里走,安顿自己》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四楼社科文献借阅室-B821-49/3686

“我生而残疾,八岁以前不能走路,八岁以后我坐在竹凳上,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做任何事。我看一堆蚂蚁从窝里出来,每只蚂蚁从大叶子上采一块扛在背上,排成一队走单线回到窝里。如此情景我看了一个小时,像看一场很有趣的戏剧,也能由此发现蚂蚁的智慧。这种方式叫“自我排遣”,自己寻找安顿的地方。”

“说实话,我这一生的日子不好过。天生残缺,到老了已经病了几十年,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我们如果能够打造好自己的内心,不再追求短暂的高兴的“快”,不再追求短暂的虚荣的“乐”,我们的行为、情感就能通达天地和灵魂。”

史学大家许倬云,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往里走,才能安顿自己。如果你总感觉活着很累,那就翻开本书,从今天开始安顿自己的心。

来源 | 长沙图书馆·典藏管理部

供稿 | 周茂银

初审 | 陈宇佳

终审 | 徐佳、陈卓

编辑 | 金帅岳

本号由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本馆法律咨询顾问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张鹏律师

长沙图书馆在哪里

友情提示

自驾读者请于9:00之后由园区4号岗亭进入。

乘车路线

路线一:乘520路、804路至滨江文化园站。

路线二:乘2路、283路、111路至北辰时代广场站。

路线三:乘11路、106路至三馆一厅站。

路线四:乘地铁1号线至北辰三角洲站(1号出口)。

发布于:北京市

上一篇:民国奇案:高官宠物狗遭车祸,目击证人被暗杀,背后竟是军界大佬_柳作仁_温建刚_孔令伟

下一篇:9月29日贵燃转债上涨0.43%,转股溢价率29.92%

Powered by 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